游泳安全基本知识

游泳安全基本知识

一、游泳小常识

1. 必须在家长(监护人)的带领下去游泳。单身一人去游泳最容易出问题,如果你的同伴不是家长(成年人),在出现险情时,很难保证能够得到妥善的救助。

2. 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中耳炎、心脏病、皮肤病、肝、肾疾病、高血压、癫痫、红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发热、精神疲倦,身体无力都不要去游泳,因为上述病人参加游泳运动,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还容易发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传染病患者易把病传染给别人。另外女同学月经期间均不宜游泳。

3. 参加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的情况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则易引起抽筋、感冒等。

4. 凡是水深、旋涡处、有大石头突出水面等地,都要格外小心,防止不测事故的发生。在露天游泳时遇到暴雨是很危险的,因此应当立即上岸,找到安全的避雨场所,躲避雨淋。

5. 游泳时不要深潜,通常在水下不超过3米,在自己能够郅起的深度范围之内活动。

6. 水草是事故的多发处,因此,千万不要去深水区,尽量靠近有干部的地方游。

7. 不要造成溺水。就不会得到教训。

8. 严肃依存生命,熟虑后再到游泳池游泳。充分准备,从容不迫,深思熟虑后再出发。

二、游泳时应注意

1. 不要一个人游到深水区或者独自一人到游泳池游泳;

2. 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不能去游泳;

3. 不能离开监护人指定的区域,要熟悉一下水温,有没有障碍物在水底等;

4. 中小学生不游潜泳(没有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不能下潜超过60cm深的水);

5. 不游排筏、皮筏、船只等非救生设施;

6. 有危险时一定要呼救或拨打“120”“110”“119”等求助电话并大声呼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