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正例和反例例子大全

心理学正例和反例例子大全

1. 正例

罗森塔尔效应: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们到一所小学进行“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列出“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校长和老师,并要求必须保密。8个月后,他们再到该校进行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普遍提高,并且变得热情、自信、好学不倦,性格活泼开朗。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这个例子展示了罗森塔尔效应的正向应用。当人们被给予积极的期望和鼓励时,他们可能会表现得更好,并尽力达到期望。这说明了鼓励和期望的重要性。

2. 反例

霍桑效应:霍桑效应是心理学上一种著名的实验,旨在研究工作环境和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这个实验却因为忽略了工人的情感和社交需求而产生了反效果。工人们在实验中感到被孤立和忽视,导致生产效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

这个例子展示了霍桑效应的反向应用。尽管实验的目的是改善工作环境,但由于忽略了工人的情感和社交需求,反而导致了负面影响。这说明了在工作中关注员工的情感和社交需求的重要性。

3. 正例

安慰剂效应:在医学领域,安慰剂效应是一个常见的现象。病人被告服用安慰剂,却因为对治疗的期望而获得了显著的改善。尽管安慰剂本身没有任何疗效,但病人在心理上相信其有效,从而产生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这个例子展示了安慰剂效应的正向应用。病人的心理状态对治疗效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说明了心理因素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

4. 反例

瓦伦达效应:瓦伦达效应是指过度关注结果而导致的紧张和失败。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钢索表演艺术家,他成功完成了无数次表演。在他最后一次表演中,他因为过于紧张而失手坠落身亡。

这个例子展示了瓦伦达效应的反向应用。尽管瓦伦达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能,但他在最后一次表演中因为过度关注结果而导致了失败。这说明了在面对重要场合时,保持冷静和放松的重要性。

5. 正例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期望能够引起积极结果的现象。在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被告是天才组,另一组是普通组。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才组的成绩明显高于普通组。当实验结束后发现,天才组的学生实际上并没有比普通组的学生更聪明或更有天赋。他们之所以表现得更好,是因为研究人员在实验中传递给他们的积极期望激发了他们的努力和自信。

这个例子展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正向应用。当人们被给予高期望时,他们可能会更加努力和自信地追求目标。这说明了期望和鼓励的重要性。

6. 反例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指因为经历失败而产生的绝望和无力感。在动物实验中,一些狗在经历了无法逃避的电击后,即使有机会逃避电击也不会尝试逃避了因为它们已经习得了无助感。这种现象也存在于人类生活中,有些人因为经历了过多的失败和挫折而变得绝望和无力行动。

这个例子展示了习得性无助的反向应用。当人们经历无法逃避的失败时,他们可能会变得绝望和无力行动,即使有机会改变状况也不会尝试改变因为已经习得了无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