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膳食的四个条件

平衡膳食的四个条件

一、食谱广而不偏

营养学认为,合理营养的核心要求是:能量平衡、热力平衡、酸碱平衡、各种营养素平衡。为此,我们的饮食应尽可能多样化,且各种营养的比例也须均衡、适量。故老人日常的饮食中食物的多样齐备、合理搭配十分重要。只要无特殊禁忌(如胃肠不适等),则食物越杂越好,这样利于满足各种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膳食的目的。

二、食量有节制

我们的饮食应与体重相协调,即每餐的摄入量应与体重增长相平衡。饮食摄入量与体重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不利于健康。一般来说,每天各种食物的总量不超过身体重量3-4倍,每餐的食量以八分饱为度。这样可以预防肥胖,减少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几率。

三、三餐要合理

“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这一餐餐定量原则对于维持体内代谢平衡十分重要。合理的三餐比例是:早餐占全日总量的30%左右,中餐占40%左右,晚餐占30%左右。食物的摄入量还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不可强求一律,但晚餐最好在晚上六点之前进餐完毕。特别要指出的是,对晚餐进食量的控制是防止发胖的关键环节。如果晚餐进食量过大,胃肠道为了消化吸收各种食物就要做功,这样不仅增加了胃肠道的负担,影响了睡眠,而且很容易发胖。此外晚餐吃得过多还会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因此,老年人晚餐最好只进食七八分饱即可。

四、饮食清淡适宜

饮食清淡是指低盐、低脂、低糖、低胆固醇和低刺激等“五低”饮食而言。其宗旨是要求每人每天的总热量摄入与能量代谢基本平衡。其目的在于通过合理营养,防治高脂血症、高血压病、肥胖病、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发生。然而饮食清淡并非“清汤寡水”,而是既要控制油脂、糖盐的过量摄入,又要注意保证营养的均衡和充足。特别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一定要保证。

老年人合理营养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持机体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态,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老年人应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合理调配各种营养素的比例,控制热能摄入量与消耗量的平衡,保持良好的食欲和适中的体重增长。同时注意饮食卫生和营养知识的学习与宣传教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